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现代 近代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弘历为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实际上的第五个儿子),幼名“元寿”,其父胤禛在潜邸时称号为雍亲王,生母为熹妃。帝生于雍王府东书院“如意室”。他是雍正帝诸子中最有才干的一位,自小甚得其祖父康熙帝与父亲喜爱。虽然祖孙相处时间并不长,但圣祖曾为其慎择良师,进行多方面教育。在许多记载中也显示康熙对这个孙子十分疼爱,一些清史学家认为,正因为康熙帝认为弘历在为人处事的方式上与自己极为相像,在十数岁时就精于武术,并对艺术创作十分着迷,所以才传位于其父。

由于弘历行事恩威并施,手段宽猛相济,雍正帝时常指派他作为自己的钦差出京办事。政治上的能力,使其逐渐得到了父亲的恩宠。

雍正五年,娶妻富察氏,此前已有妾室。六年,他的一位妾室哲悯皇贵妃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孩子长子永璜。十一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

中期统治
乾隆帝即位后,以“宽猛相济”理念施政,先后平定新疆、蒙古,还使四川、贵州等地继续改土归流,人口不断增加,在乾隆末年时突破了三亿大关,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统治期间与康熙、雍正三朝合称“康雍乾盛世”(或称康乾盛世)。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下令编纂《四库全书》,历时9年成书,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

同时,乾隆为了打击朋党以及加强对人民主要是汉人的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并借此焚书箝制汉人反清思想的传播 。郭成康指出,乾隆查办禁书的目的就是要彻底消灭部分汉人中的反满思想;然而,乾隆将当时期民族矛盾和斗争的情况已经逐渐缓和、并且在汉族臣民已承认了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的情况下,将民族矛盾和斗争的严重性夸大,在有关文字狱和禁书的决定中作了错误估计,并且表现得过度敏感。此外,在乾隆时期的文字狱的中,针对的并非只有汉族,牺牲者中亦有满族如鄂昌。

在位后期
中年以后,乾隆多次下江南,有安抚百姓,检阅军队,视察水利,增加科举以及免除税收之举。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廿六日(1787年1月16日),台湾爆发林爽文事件,满清利用台湾闽客之间的种族对立,成功在四个月后镇压此乱。并将爽文被凌迟斩首,女眷发放边疆做奴,十五岁以下男童缘坐犯被解压至北京阉割。

马戛尔尼晋见乾隆
1793年英国遣使乔治·马戛尔尼于乾隆83岁时到中国寻求驻节,但双方出现与乾隆皇帝会面采“单膝下跪”(英方主张)或“三跪九叩”(中方主张)的礼仪之争,最后以“单膝下跪”而为礼。

乔治·马戛尔尼在回国后向英国议会写出报告:“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150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的遇见了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军事工业,中国的军事实力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而在马戛尔尼的日记中却有以下记载:“中国工业虽有数种,远出吾欧人之上,然以全体而论,化学上及医学上之知识,实处于极幼稚之地位。”,又称:“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和权力是如此的有组织和高效,有条件能够迅即排除万难,创造任何成就”。

为了打击官员们的腐败行为,乾隆鼓励人们秘密向他汇报官员们的可疑行为,例如收受贿赂、欺诈、任人唯亲、滥用职权和瞒报等,至于控诉的真假则由皇帝决定,在其统治初期坚定了惩治贪腐的决心,下令任何案件只要涉赃额超过一千两,案犯就将斩立决。然而到了乾隆乾隆统治的后半期,官员贪污这一严重问题再次出现,到了晚期每隔几年就会爆出一些重大案件及弹劾案,当时年迈的乾隆已经没有初时的魄力去严惩官员们的渎职行为,有学者指出:“从乾隆看来,在这些欺诈行为中也存在一些积极因素,其中之一便是所有被没收的贪官污吏的家产都流入了乾隆的腰包,大大增加了他的财富。而财政赤字和粮食亏空则由那些被免官员的继任者负责。另一个积极因素是满、汉官员都卷入了这种犯罪,这样乾隆就无须担心存在汉官通过腐败来故意破坏国家政治体制的阴谋。但是,看到那些本应更加效忠皇帝的满洲官员同样也在做着有损皇帝统治之事时,乾隆也会感到不太舒服。不过,好在还有一些值得依靠的、公正廉明的官员让乾隆感到些许安心,这些人对乾隆总是以诚相待,不收受贿赂,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欺君罔上。他们之中多数是满洲人,包括阿桂和傅恒”。

传位与去世
乾隆五十年之后,睡眠减少,“寅初已懒睡,寅正无不醒。”,左眼视力下降,年过七十之后,“昨日之事,今日辄忘;早间所行,晚或不省。”乾隆六十年(1795年)传位予十五子颙琰(嘉庆帝),自称太上皇,但军国大事及用人皆由乾隆躬亲指教,嘉庆帝朝夕敬聆训听,直至嘉庆四年驾崩(1799年)。去世后葬于裕陵。

身后之事
1928年,乾隆去世近一百三十年后,军阀孙殿英看准了乾隆帝后及慈禧太后陵墓的珍贵财宝,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盗掘乾隆帝后及慈禧太后之陵墓。士兵为得棺内珠宝,将乾隆梓棺劈开并大肆搜掠,乾隆帝后遗骸四散在地,情况奇惨;及后清废帝溥仪派人前往收拾,亦只能找回部分遗骸,勉强砌回主体,并将帝后遗骸合葬一棺,重新行葬。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弘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汉学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弘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在位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国库日渐充实。弘历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拓广了领土,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弘历在位期间,民间艺术有很大发展,如京剧就形成于乾隆年间。但是在位后期奢靡,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并且闭关锁国政策也达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统治出现了危机。文字狱之风比康熙、雍正时期更加严酷。
        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唐诗三百首全集  |   宋词三百首全集  |   古诗十九首全集  |   诗词名句 |   词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读古诗词网 - dugushici.com  |  免责声明  |  站务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