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现代 近代
zhú zhī cí èr shoǔ qí qí

竹枝词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译文二

更多

作者:佚名
杨柳青翠,江水平静清澈。在这美好的环境里,少女忽然听到自己心上人的歌声,从江边传来。他一边朝着江边走来,一边唱着歌,他是不是对自己也有点意思呢? 少女并不清楚,因此她想到:这个人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东边又还出着太阳。是晴是雨,真令人难以捉摸。

译文及注释

更多

作者:佚名
译文
正是一场太阳雨后,两岸杨柳摇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涨,平静如镜.少女心情抑郁地漫步在岸边,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江上随风飘来,仔细一听,原来是久无音讯的情郎思恋自己的情歌.东边阳光灿烂西边雨绵绵,原以为是无情实则还有情。
注释
⑴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根据民歌创作新词,多写男女爱情和三峡的风情,流传甚广。后代诗人多以《竹枝词》为题写爱情和乡土风俗。其形式...

创作背景

更多

作者:佚名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作于另九首(《竹枝词九首》)之后,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题,故又题为《竹枝词二首》。
参考资料:
1、
梁守中.刘禹锡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42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31-832

诗人故事

更多
        元和十年(815),刘禹锡被唐宪宗召回了长安。刘禹锡回京后不久,就到长安的玄都观里看桃花,写下了一首《游玄都观观花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朝中的一些大臣看到了刘禹锡的诗,就向宪宗告状说刘禹锡借诗讽刺朝政。唐宪宗勃然大怒,将刘禹锡贬为了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当时的播州荒无人烟,而刘禹锡的母亲已经年过八旬,需要儿子在身边伺候,如果跟着刘禹锡远赴播州,老人家的身体又难以支撑。这时,刘禹锡的好友、文学家柳宗元仗义执言,他向朝廷建议让他和刘禹锡对调职务,而让刘禹锡到较近的柳州担任刺史,以便就近照顾母亲。最终,柳、刘...

煮酒论诗词

更多
        这首《竹枝词》全篇都是以一名少女为主体进行观察和表述。此诗首句写景,先画出江畔一片杨柳,只见杨柳青青,江水静如明镜。眼前的美景,让人的心境也随之开阔。次句由景及人,少女站在岸边,听见江上传来一名男青年踏着节拍唱歌的声音。此二句只有短短14个字,却在“写景”这方面交代了季节、天气、景物,在“写人”这方面交代了位置、身份、年龄。有美景,有美人,有动作,有歌声,可谓有声有色,含蓄优美。三、四两句表面上写的是天气。因“晴”、“情”二字谐音,这就成了少女对男子心理的猜度——由于“东边日出西边雨”紧接“踏歌声...

大话诗人

更多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存诗约800多首,内容丰富,他的诗作往往突显出清新爽朗的人情美,托物寄情,意蕴深远,因此世人将其与白居易同列,世称“刘白”。

鉴赏

更多

作者:佚名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kuí)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这是其中一首。
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app_server/ancient_proses/70673
猜你喜欢:
爱情 写景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其他诗词更多

唐诗三百首全集  |   宋词三百首全集  |   古诗十九首全集  |   诗词名句 |   词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 © 2017 读古诗词网 - dugushici.com  |  免责声明  |  站务邮箱:[email protected]